北京城市副中心办公启动区整体规划

2015年北京市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拉开了建设北京行政副中心的序幕,这将是北京传承历史、创新未来的“千年大计”。行政中心选址在通州区东部,建设用地总规模6平方公里。用地南临北运河,北至减河,西侧是六环路,东侧为宋梁路。已经建成并投入的地铁六号线位置穿越基地,在地面上的运河东路左、右两端各设有一个地铁出入口。一期建设首先考虑北京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以及相关的委办局办公建筑的建设,预期为2017年年底投入使用。该部分用地总面积为1.4平方公里,预计建设面积为100万平方米左右。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由于历史和地域的不同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传统,正因为此世界才显得丰富多彩。文化没有高低,但却有强弱。面对着全球化的挑战,我们只有保持文化的自觉性,逐渐理清历史发展脉络,才能回归传统的发展轨迹不断创新,从而不断丰富和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竞争力。北京行政副中心规划与设计方案以“从传统走向未来”为主题,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与尝试:

一、统领作用的中轴空间
规划方案呈现明确的南北中轴线序列空间,简称“中轴线方案”。中国古人很早就发现中轴线在城市空间营造方面能够起到统领全局作用(《中国建筑史》),通过轴线可以把城市空间布局组成一个有秩序的整体。早在公元前11世纪,我国城市规划设计己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营国制度”,深深影响着以后历代的城市设计实践。这种整体观念集中反映在西周《国礼〃考工记》所记载的当时理想城市:“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在中国古代大建筑群平面布局中,基本上都是以统率全局的中轴线展开的,这是中国独有的城市格局,建筑艺术的成就也最突出。可以说中轴线布局形式与空间结构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城市规划与建设方面的具体体现。
轴线是一种空间对位关系,或者是秩序关系,沿用中轴线空间布局方式既是继承传统建城原理,有时在形而上的层面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空间类型的举措。因为,轴线是什么年代都是可以存在的,并没有固定的建筑形式,因此如何利用中轴线、创造出符合当代需求的空间类型则是我们今人的责任和能力体现。
行政副中心沿袭中轴线布局方式,一个南北走向的轴线空间成为了副中心的“脊梁”,轴线空间虚实结合,突出城市建筑的秩序感。市委办公建筑位于轴线的核心,人大、政协办公建筑位于东西两侧的滨水位置,共同构成“品字形”围合布局。轴线北侧的市政府办公建筑,以开放和围合相结合的布局展开,主要办公建筑位于中部,两侧为低层院落式办公建筑,形成另一组建筑群。

二、自然生态的景观水系
中国各个朝代的城市选址均择水而建,这是因为充足的水源对城市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也因此,许多城市也建在水网纵横的富饶土地上,比如北京旧城。在历史上,北京市的水资源非常丰富,北京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座水城,内城与城外的联系常常是靠密布的河网。像通惠河、温榆河、潮白河上都能通船,证明水的流量很大。北京旧城里的西海、后海、前海、北海、中海和南海组成的六海水系,构筑了丰富、壮丽的城市空间景观。
行政副中心规划中利用南北两条河流的优势条件,将连接两条河流的排洪沟设计成用地中蜿蜒的景观水系,与严整的中轴线空间和街坊式院落建筑形成鲜明的对比,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形象,提升了景观环境品质。

三、院落围和的城市肌理
每组办公建筑均依据功能差异进行分区处理,使建筑外观呈现出错落有致的丰富变化,并拥有各自独立的院落空间和景观环境,整体上形成街坊式城市格局。建筑群以南北建筑建筑为主,东西方向为辅,充分利用北方自然环境条件,节能环保又充分享受自然通风采光条件,展现了与自然和谐相生的绿色理念。

四、现代造型的传统形式
建筑设计突显中式建筑庄严、典雅的形象特征,将中国传统建筑明显的大屋顶曲面进行大幅度简化,形成具有雕塑感的现代造型,并与相关体量进行有机的组合,产生分形构成的效果。在建筑的转角位置,采取了大尺度的留空,强化建筑的开敞性,营造中国传统建筑屋檐处的空间氛围。借助于功能的布局需要,形成层次化的空间格局。这样的创新设计充分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的神韵与审美,又反应当代设计理念和科技水平,堪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结合。
建筑外立面采取经典的三段式处理方式,主立面设计具有明显的对称形象,充分表现政府建筑的性格。建筑采取石材外墙,线条刻画准确、严谨,层次鲜明。宽阔的玻璃窗使建筑外观疏朗明快,虚实对比强烈,通透与厚重并存。